Android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原理
为了系统的安全与稳定,Linux系统是存在进程隔离的:两个不同的进程,如应用App进程和ActivityManagerService服务所在的system_server系统进程,是无法直接通过内存地址访问到对方内部的函数或者变量的。所以两个进程如果需要相互访问就涉及到一个跨进程通信的概念即IPC(Inter-process communication,进程间通讯)。
本质上是借助于不同进程的内核空间都是共享的原理,两个不同的进程都去访问内核空间,从而达到“间接”访问对方的目的。Binder就是Android系统中大量使用的IPC机制,无论是应用程序对系统服务的请求(例如应用调用系统核心服务AMS的startActivity接口去实现应用启动),还是应用程序自身提供对外服务,都需要使用到Binder。因此,Binder机制在Android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,可以说,理解Binder是理解Android系统的前提。
其实在Unix/Linux系统中,存在很多传统的IPC机制。如管道、消息队列、共享内存、Socket、信号量等。但是Android系统虽然是基于Linux系统但是却很少会使用这些这些传统的IPC机制,而是大部分场景下都是使用Binder。主要原因是,相对于传统的IPC机制,Binder有如下三点优势:
- 性能上的优势:管道,消息队列,Socket的通讯都需要两次数据拷贝,而Binder由于使用了内存映射所以只需要一次拷贝。要知道,对于系统底层的IPC形式,少一次数据拷贝,对整体性能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。
- 稳定性上的优势:Binder本身是C/S架构的,客户端(Client)有什么需求就丢给服务端(Server)去完成,架构清晰、职责明确又相互独立,自然稳定性更好。共享内存虽然无需拷贝,但是控制复杂,难以使用。从稳定性的角度讲,Binder机制是优于内存共享的。
- 安全性上的优势:传统IPC形式,无法得到对方的身份标识(UID/PID),而在使用Binder IPC时,这些身份标示是跟随调用过程而自动传递的。Server端很容易就可以知道Client端的身份,非常便于做安全检查,这一点对移动操作系统非常重要。
Binder整体架构
借用一张经典的架构图来描述binder的整体架构全貌,如下所示:
从图中可以看出。这个Binder机制从架构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层:
- 驱动层,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的,Binder驱动层则位于Linux内核中。Binder 驱动会将自己注册为一个misc device,并向上层提供一个dev/binder节点(此Binder节点并不会对应真实的硬件设备)。Binder驱动运行在内核态,提供了最底层的数据传递,对象标识,线程管理,调用过程控制等功能,是Binder实现跨进程通信的核心。
- Framework C++层,以驱动层为基础,Binder机制C++的封装实现。
- Framework Java层,Binder机制的Java层的封装实现,采用JNI调用复用C++层的实现。
Binder通信架构是典型的C/S架构,由Client、Server、ServiceManager、Binder Driver四大组件组成。Client、Server、ServiceManager、Binder Driver这几个组件在通信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互联网中服务器(Server)、客户端(Client)、DNS域名服务器(ServiceManager)以及路由器(Binder Driver)之间的关系。其相互配合完成一次Binder通信的大概过程如下:
- 首先在系统开机启动时,一个进程通过Binder驱动将自己注册成ServiceManager,其地址固定为0;
- Server通过驱动向ServiceManager中注册Binder(Server中的Binder实体),表明可以对外提供服务。驱动为这个Binder创建位于内核中的实体节点以及ServiceManager对实体的引用,将名字以及新建的引用打包传给ServiceManager,ServiceManger将其填入查找表;
- Client通过名字,在Binder驱动的帮助下从ServiceManager中获取到对Binder实体的引用,通过这个引用就能实现和Server进程的通信。
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:
Binder驱动与协议
这部分源码位置在Linux内核中:
/kernel/drivers/android/binder.c
/kernel/include/uapi/linux/android/binder.h
Binder驱动设备初始化
Binder驱动设备在初始化时主要完成如下几件事情:
- 通过misc_register()将自己注册为misc device类型的驱动设备;
- 填写file_operations函数指针结构体以标识用户空间在使用Binder驱动时所支持的文件操作;
- 指定Binder设备的名称是“binder”,这样用户空间便可以通过对/dev/binder文件进行操作来使用Binder。如下代码所示:
1 | /*kernel/drivers/android/binder.c*/ |
由此可见,Binder驱动为上层应用提供了6个接口——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binder_ioctl、binder_mmap和binder_open。这是因为:需要使用Binder的进程,几乎总是先通过binder_open打开Binder设备,然后通过binder_mmap进行内存映射,最后再通过binder_ioctl来进行实际的操作。Client对于Server端的请求,以及Server对于Client请求结果的返回,都是通过ioctl完成的。
打开Binder驱动——binder open
上层用户空间的进程在访问Binder驱动时,首先需要通过open(“dev/binder”)打开Binder驱动设备,这个操作最终对应的实现是在binder_open()中。如下所示:
1 | /*kernel/drivers/android/binder.c*/ |
在Binder驱动中,通过binder_procs集合记录了所有使用Binder的进程。每个初次打开Binder设备的进程都会创建一个binder_proc结构体对象,用来描述使用Binder的进程,然后被添加到这个列表中的。
内存映射——binder_mmap
在打开Binder设备之后,上层进程就要通过mmap进行内存映射。mmap的作用有如下两个:
- 申请一块内存空间,用来接收Binder通信过程中的数据
- 对这块内存进行地址映射,以便将来访问
mmap在内核对应的就是binder_mmap()函数:在这个函数中,会申请一块物理内存,然后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虚拟地址同时对应到这块物理内存上。在这之后,当有Client要发送数据给Server的时候,只需一次copy_from_user动作,将Client发送过来的数据拷贝到Server端的内核空间指定的内存地址即可(从而实现前文说的Binder通信机制只需要一次内存拷贝的效果),由于这个内存地址在服务端已经同时映射到用户空间,因此无需再做一次复制,Server即可直接访问,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:
mmap_and_transaction.png
这幅图的说明如下:
- Server在启动之后,调用对/dev/binder设备调用mmap;
- 内核中的binder_mmap函数进行对应的处理:申请一块物理内存,然后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同时进行映射;
- Client通过BINDER_WRITE_READ命令发送请求,这个请求将先到驱动中,同时需要将数据从Client进程的用户空间拷贝到内核空间;
- 驱动通过BR_TRANSACTION通知Server有人发出请求,Server进行处理。由于这块内存也在用户空间进行了映射,因此Server进程的代码可以直接访问。
Binder驱动控制协议——binder_ioctl
binder_ioctl()实现了上层应用进程与Binder驱动之间的交互命令,可以说承载了Binder驱动的大部分业务,也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。下面表格中列出binder_ioctl支持的命令:
命令 | 说明 |
---|---|
BINDER_WRITE_READ | 读写操作,可以用此命令向Binder读取或写入数据 |
BINDER_SET_MAX_THREADS | 设置支持的最大线程数。因为客户端可以并发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,如果Binder驱动发现当前线程数已经超过设定值,就会告知Binder Server停止启动新的线程 |
BINDER_SET_CONTEXT_MGR | Service Manager专用,将自己设置为“Binder大管家”。系统中只能有一个SM存在 |
BINDER_THREAD_EXIT | 通知Binder线程退出。每个线程退出时都应该告知Binder驱动、才能释放相关资源;否则会造成内存泄漏 |
BINDER_VERSION | 获取Binder版本号 |
其中BINDER_WRITE_READ这个命令是重点,又分为若干子命令,如下表所示:
命令 | 说明 |
---|---|
BC_TRANSACTION | Binder事务,即:Client对于Server的请求 |
BC_REPLY | 事务的应答,即:Server对于Client的回复 |
BC_ENTER_LOOPER | 通知驱动主线程ready |
BC_REGISTER_LOOPER | 通知驱动子线程ready |
BR_REPLY | 通知进程收到Binder请求的回复(Client) |
BR_TRANSACTION_COMPLETE | 驱动对于接受请求的确认回复 |
BR_TRANSACTION | 通知进程收到一次Binder请求(Server端) |
BR_DEAD_BINDER | 发送死亡通知 |
BR_SPAWN_LOOPER | 通知Binder进程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|
其中BC_TRANSACTION和BC_REPLAY是最关键的两个命令,Binder机制中Client与Server交互基本靠它们完成。
单独看上面的协议可能很难理解,这里我们以一次Binder请求过程来详细看一下Binder协议是如何通信的,就比较好理解了。
binder_request_sequence.png
这幅图的说明如下:
- Binder是C/S架构的,通信过程牵涉到:Client,Server以及Binder驱动三个角色
- Client对于Server的请求以及Server对于Client回复都需要通过Binder驱动来中转数据
- BC_XXX命令是进程发送给驱动的命令
- BR_XXX命令是驱动发送给进程的命令
- 整个通信过程由Binder驱动控制
Binder Framework C++层
Binder Framework的C++部分:主要功能是实现向下与Binder驱动的对接交互,并封装复杂的内部实现,对外提供使用接口。头文件定义位于:/frameworks/native/include/binder/,实现位于这个路径:/frameworks/native/libs/binder/ 。Binder库最终会编译成一个动态链接库libbinder.so,供其他进程链接使用。为了便于说明,下文中我们将Binder Framework 的C++部分称为libbinder。
主要类结构
先用一张类图描述libbinder中的主要类结构之间的关系:
对照上面这张libbinder的设计类图,我们来理一下各个核心类的功能与职责:
- 基类
- IBinder:Binder对象的基类,这个类描述了所有在Binder上传递的对象,它既是Binder服务端对象BBinder的父类,也是Binder客户端对象BpBinder的父类;主要定义的方法有:a.transact ———进行一次Binder操作;b.queryLocalInterface——尝试获取本地Binder对象;c.getInterfaceDescriptor ——获取Binder的服务接口唯一的描述****;d.isBinderAlive——查询Binder服务是否还活着等;
- IInterface:Binder服务接口的基类,Binder服务通常需要同时提供客户端接口和服务端接口。每个Binder服务都是为了某个功能而实现的,因此其本身会定义一套接口集来描述自己提供的所有功能。而Binder服务既有自身实现服务的类,也要有给客户端进程调用的类。为了便于开发,这两中类里面的服务接口应当是一致的。因此为了实现方便,本地实现类和远程接口类需要有一个公共的描述服务接口的基类(即上图中的IXXXService)来继承。而这个基类通常是IInterface的子类。
- 客户端类
- BpBinder :BpBinder的实例代表了客户端Binder,这个类的对象将被客户端调用。这个类最重要就是提供了transact方法,这个方法会将客户端调用的参数封装好通过IPCThreadState逻辑封装后发送给Binder驱动。
- BpInterface:客户端接口的基类,远程接口是供客户端调用的接口集。BpInterface是个模板类,它们在继承自INTERFACE的基础上还继承了BpRefBase,通过这个类的remote方法可以获取到指向服务实现方的句柄。
- 服务端类
- BBinder:BBinder的实例代表了服务端Binder,它描述了服务的提供方,所有Binder服务的实现者都要继承这个类(的子类),在继承类中,最重要的就是实现onTransact方法,因为这个方法是所有请求的入口。因此,这个方法是和BpBinder中的transact方法对应的,这个方法同样也有一个uint32_t code参数(统一在IBinder中定义),在这个方法的实现中,由服务提供者通过code对请求的接口进行区分,然后调用具体实现服务的方法。
- BnInterface:服务端接口的基类,是需要服务端服务中真正实现的接口集。BnInterface是个模板类,它们在继承自INTERFACE(Binder服务接口的基类,继承自IInterface)的基础上还继承了BBinder,由此可以通过复写onTransact方法来提供实现。
- 与驱动通信的类
- ProcessState : 代表使用Binder的进程。在讲解Binder驱动的时候我们就提到:任何使用Binder机制的进程都必须要对/dev/binder设备进行open以及mmap之后才能使用,这部分逻辑是所有使用Binder机制进程共同的。对于这种共同逻辑的封装便是Framework层的职责之一。libbinder中,ProcessState类封装了这个逻辑,从而负责进程Binder的初始化。
- IPCThreadState :代表了进程中使用Binder的线程,这个类中封装了与Binder驱动通信的具体实现逻辑。
在客户端接口的实现类中,每个接口在组装好参数之后,都会调用remote()->transact来发送请求,而这里其实就是调用的BpBinder的transact方法,这样请求便通过Binder到达了服务实现方的onTransact中。这个过程如下图所示:
进程的Binder初始化(ProcessState)
之前讲解Binder驱动的时候讲过,需要使用Binder的进程,需要先通过binder_open打开Binder设备,然后通过binder_mmap进行内存映射。由于这部分逻辑是所有使用Binder的进程共有的,所以libbinder中使用ProcessState类统一封装了这个逻辑,具体代码如下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libs/binder/ProcessState.cpp*/ |
这是ProcessState构造函数,Binder的初始化工作都是在这个函数中完成的。在这个函数中,初始化mDriverFD的时候调用了open_driver方法打开binder设备,然后又在函数体中,通过mmap进行内存映射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mmap函数的参数中有个BINDER_VM_SIZE,这个就是指定在内核上开辟的内存空间的大小,也是一次Binder通信传递的最大数据量,目前默认定义大小是1016个字节(1M-8K)。这个其实也就解释了我们平常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,就是通过Intent传递过大的对象时会报TransactionTooLargeException异常的原因。open_driver动作具体代码如下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libs/binder/ProcessState.cpp*/ |
open_driver函数中除了实现通过open系统调用打开了dev/binder设备外。还会通过ioctl调用的BINDER_SET_MAX_THREADS命令设置进程支持的最大Binder线程数,目前定义的一般进程默认最大Binder线程数是15。这个也解释了我们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类性能问题:就是进程的Binder线程耗尽,此时进程中已经开启了15个Binder线程用于处理binder请求且都处于工作或阻塞状态,此时如果有新的binder请求时就无法继续处理了,从而导致阻塞卡主;
与Binder驱动的通信(IPCThreadState)
IPCThreadState是一个单例类,进程中的每个Binder线程存在一个实例,负责了与驱动通信的细节处理。这个类中的关键几个方法说明如下:
IPCThreadState.PNG
以其中最主要的是transact方法为例,该方法会完成一次Binder数据传输动作,代码如下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libs/binder/IPCThreadState.cpp*/ |
从代码可以看出,通过Binder驱动完成一次Binder数据传输的主要流程是:
- 先通过writeTransactionData函数完成传输数据binder_transaction_data的组装填充;
- 通过waitForResponse函数真正完成传输数据写入驱动并等待返回数据,具体实现会调用talkWithDriver函数,通过ioctl命令BINDER_WRITE_READ与Binder驱动通信,完成数据的传输写入,并读取返回数据。
详细代码如下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libs/binder/IPCThreadState.cpp*/ |
C++ Binder服务实现举例
上面的理论知识可能比较枯燥和抽象,下面以Android系统中的一个系统Binder服务为例,结合上面的理论具体分析一下。 我们以实现系统图像合成显示的核心进程服务SurfaceFlinger为例,来分析C++的Binder服务如何实现。下图是SurfaceFlinger C++ Binder服务实现类图:
ISurfaceComposer定义了SurfaceFlinger对外提供的功能接口,其子类都继承了这些接口。
- BpSurfaceComposer是提供给客户端调用的远程接口,先通过remote方法获取到指向服务实现方的句柄,然后通过transact方法发送具体请求。
- BnSurfaceComposer中只有一个onTransact方法,该方法根据请求的code来对接每个请求,并直接调用SurfaceFlinger中对应的方法。
- SurfaceFlinger是服务接口功能真正的实现。
服务端实现
主要包括BnSurfaceComposer和SurfaceFlinger两个类,SurfaceFlinger是BnSurfaceComposer的子类,因此在BnSurfaceComposer中调用自身的virtual方法其实都是在子类SurfaceFlinger类中实现的。BnSurfaceComposer类要做的就是复写onTransact方法,这个方法的职责是:根据请求的code区分具体调用的是那个接口,然后按顺序从Parcel中读出打包好的参数,接着调用留待子类实现的虚函数。我们看一下BnSurfaceComposer::onTransact中的代码片段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libs/gui/ISurfaceComposer.cpp*/ |
这段代码中我们看到了实现中是如何根据code区分接口,并通过Parcel读出调用参数,然后调用具体服务方的。而SurfaceFlinger这个类中的createDisplay方法才是真正实现创建显示设备的逻辑,详细代码如下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services/surfaceflinger/SurfaceFlinger.cpp*/ |
注册服务
服务实现完成之后,并不是立即就能让别人使用的。而是需要先通过Binder驱动向ServiceManager中注册服务,表明可以对外提供服务。下面我们看看SurfaceFlinger服务注册发布的具体代码实现:
1 | /*frameworks/native/services/surfaceflinger/main_surfaceflinger.cpp*/ |
由此可见,发布Binder服务需要先启动Binder线程池,然后通过IServiceManager::addService在ServiceManager中进行服务的注册。
客户端实现
BpSurfaceComposer需要实现ISurfaceComposer中的所有接口。我们以上文提到的createDisplay接口为例,来看看BpSurfaceComposer::createDisplay方法代码是如何实现的:
1 | /*frameworks/native/libs/gui/ISurfaceComposer.cpp*/ |
这段代码很简单,逻辑就是:通过Parcel写入调用参数进行打包,然后调用remote()->transact将请求发送出去。
获取服务
客户端在使用服务端的服务之前,需要先根据服务的名称向ServiceManager中查询获取到访问服务的句柄,才能通过BpSurfaceComposer::remote()函数拿到远端服务的代理后调用transact方法完成一次Binder数据发送。详细代码如下:
1 | /*framworks/native/libs/gui/SurfaceComposerClient.cpp*/ |
通过interface_cast这个方法来获取服务的接口对象,由这个方法本身根据是否是在同一个进程,来自动确定返回一个本地Binder还是远程Binder。interface_cast是一个模板方法,其源码如下:
1 | /*frameworks/native/libs/binder/include/binder/IInterface.h*/ |
对于ISurfaceComposer来说,其实就是ISurfaceComposer::asInterface(obj),其定义如下:
1 | /*frameworks/native/libs/binder/include/binder/IInterface.h*/ |
由于都是模板定义,所以在理解的时候,将“##”替换成SurfaceComposer即可。
ServiceManager——Binder服务“大管家”
ServerManager(简称SM)的功能可以类比互联网中的DNS服务器,“IP地址”为0。每一个Binder服务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名称,由SM来管理这些服务的注册和查找。另外,和DNS服务器本身也是服务器一样,SM也是一个标准的Binder Server,且Binder驱动中,也会通过特定handle = 0这个位置来访问ServiceManager。因此,分析SM我们可以完整的看到一个上层应用如何通过Binder驱动来构建一个Binder Server的过程。下面我们分析SM模块的的具体实现。
ServiceManager进程的启动
SM作为Binder服务的“大管家”,必须要保证在系统所有Binder服务启动之前就已经启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。所以SM是在开机时由init程序解析init.rc加载时直接启动。如下所示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cmds/servicemanager/servicemanager.rc*/ |
由上可见,servicemanager是一个独立可执行文件,由C++编写,是一个独立运行的native进程,在系统开机时有init进程直接拉起。源码路径如下:
/framework/native/cmds/servicemanager/*
其main函数主要逻辑如下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cmds/servicemanager/main.cpp*/ |
主要做了如下四件事情:
- 通过调用ProcessState的initWithDriver静态接口,这其中会创建SM进程的ProcessState对象并完成进程的Binder初始化:先调用open_driver动作打开Binder驱动,然后调用mmap动作通知Binder驱动完成binder_mmap物理内存分配和虚拟内存映射的操作;
- 创建ServiceManager对象,并通过addService接口将SM自身注册为名为“manager”的Binder Server服务,也进一步说明SM自身本质上也是一个C++写的Binder Server服务进程;
- 调用ProcessState的becomeContextManager接口,通过binder_ioctl协议命令BINDER_SET_CONTEXT_MGR通知Binder设备驱动,将SM注册为binder服务“大管家”;
- 进入循环等待Binder Client进程的客户端进程访问请求。
ServiceManager进程Binder服务接口
我们看看ServiceManager.h接口文件的代码定义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cmds/servicemanager/ServiceManager.h*/ |
根据上一节对Binder framework C++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:ServiceManager继承自BnServiceManager,是一个Binder Server服务端实现。对客户端提供getService查询Service服务、addService注册Service服务以及listServices遍历所有已注册服务等核心功能接口。 其内部具体的实现是通过一个全局的名为mNameToService的ServiceMap类型(本质上还是一个map类型的集合)的变量记录维护着服务名称和具体的服务代理之间映射关系;以addService注册服务的实现代码为例:
1 | /*framework/native/cmds/servicemanager/ServiceManager.cpp*/ |
libbinder中对访问ServiceManager接口的封装
源码路径:
frameworks/native/include/binder/IServiceManager.h frameworks/native/libs/binder/IServiceManager.cpp
这块逻辑相当于是Binder framework C++层的libbinder库作为Binder客户端对ServiceManager进程所提供的Binder服务端接口访问的封装。
IServiceManager的C++接口定义如下:
1 | /*frameworks/native/include/binder/IServiceManager.h*/ |
普通的Binder服务我们需要通过ServiceManager来获取接口才能调用,那么ServiceManager的接口又该如何获得呢?在libbinder中,提供了一个defaultServiceManager方法来获取ServiceManager的代理,并且这个方法不需要传入参数。原因我们在驱动篇中也已经讲过了:Binder的实现中,为ServiceManager留了一个特殊的位置,不需要像普通服务那样通过标识去查找。defaultServiceManager代码如下:
1 | /*frameworks/native/libs/binder/IServiceManager.cpp*/ |
Binder Framework Java层
主要结构
Android应用使用Java语言开发,Binder Framework框架自然也是提供了相关Java接口。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Binder Framework C++层的完整实现。因此Java层完全不用重复实现,而是通过虚拟机提供的JNI机制,直接调用而复用C++层的实现。下面借用一张图描述Binder Framework Java层到C++层的调用关系。
JNI衔接调用
JNI全称是Java Native Interface,这个是由Java虚拟机提供的机制。这个机制使得native代码可以和Java代码互相通讯。简单来说就是:我们可以在C/C++端调用Java代码,也可以在Java端调用C/C++代码。实际上,在Android中很多的服务或者机制都是在C/C++层实现的,想要将这些实现复用到Java层,就必须通过JNI进行衔接。其实这里面就是解决两个方向的调用问题:
- Java端的代码是如何调用的libbinder中的C++方法的? 以BinderProxy.java中的transact方法为例,其功能是实现Java层的Binder客户端使用服务端的远端代理完成一次Binder数据发送传输,简化代码实现如下:
1 | /*frameworks/base/core/java/android/os/BinderProxy.java*/ |
可以看到方法transactNative是用native关键字修饰的,并且没有方法实现体,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在C++中实现的。在android_util_Binder.cpp文件中的下面这段代码,定义了Java方法与C++方法的对应关系,并定义了真正的实现,简化代码实现如下:
1 | /*frameworks/base/core/jni/android_util_Binder.cpp*/ |
- libbinder如何能够通知调用到Java层呢? 下面以libbinder中的BBinder::onTransact如何调用到Java中的Binder::onTransact为例进行分析:这段逻辑是在android_util_Binder.cpp中JavaBBinder::onTransact(JavaBBinder是BBinder子类)中借用虚拟机提供的CallBooleanMethod接口实现native方法调用Java Object上的方法实现。简化代码实现如下:
1 | /*frameworks/base/core/jni/android_util_Binder.cpp*/ |
Java Binder服务实现举例
和C++层一样,这里我们还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看一下Java层的Binder服务是如何实现的。 以系统框架system_server进程的核心服务ActivityManager为例,下面是其实现的类图结构:
Binder_ActivityManager.png
IActivityManager接口定义了ActivityManager对外提供的功能接口,其子类都继承了这些接口。
- IActivityManager.Stub.Proxy是提供给客户端调用的远程接口,获取到指向服务实现方的句柄BinderProxy,然后通过transact方法发送具体请求。
- IActivityManager.Stub是服务端的实现,其中只有一个onTransact方法,该方法根据请求的code来对接每个请求,并直接调用ActivityManagerService中对应的方法。
- ActivityManagerService是服务端接口功能真正的实现。
可以看到,这种组织架构和4.4.4小结中Binder C++层SurfaceFlinger服务基本是一样的。对于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来说,系统对这些类进行了封装,所以我们不会直接接触到上图中的几个类,而是使用android.app.ActivityManager中的接口。那ActivityManager中的接口与上图的实现是什么关系呢。我们选取其中的一个方法来看一下:
1 | /*frameworks/base/core/java/android/app/ActivityManager.java*/ |
这个方法的实现调用了getService()中的方法,因此我们在来看一下getService()返回到到底是什么。
1 | /*frameworks/base/core/java/android/app/ActivityManager.java*/ |
这里其实是先通过IBinder b = ServiceManager.getService(“activity”); 向 ServiceManager查询获取到ActivityManager的远端服务代理Binder对象(该AMS系统核心服务在系统开机过程中提前在ServiceManager Binder“大管家”进程中注册,且服务名为“activity”);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asInterface(b)的实现:
1 | /*gen/android/app/IActivityManager.java*/ |
首先通过queryLocalInterface确定有没有本地Binder,如果有的话直接返回,否则创建一个android.app.IActivityManager.Stub.Proxy客户端代理对象。
AIDL机制
Android应用开发者对AIDL机制应该不会陌生,AIDL全称是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,它是Android SDK提供的一种机制。借助这个机制,应用可以提供跨进程的服务供其他应用使用。aidl文件使用Java语言的语法来定义,每个.aidl文件只能包含一个interface,并且要包含interface的所有方法声明。。 下面是一个aidl文件的示例:
1 | // IMyAidlInterface.aidl |
这个文件中包含了两个接口add和sum。对于包含.aidl文件的工程,Android IDE在编译项目的时候,会为aidl文件生成对应的Java文件。针对上面这个aidl文件编译后生成的java文件中包含的结构如下图所示:
在这个生成的Java文件中,包括了:
- 公共接口定义:一个名称为IMyAildInterface的interface,该interface继承自android.os.IInterface并且包含了我们在aidl文件中声明的接口方法add和sum。
- Binder服务端实现封装:IMyAildInterface中包含了一个名称为Stub的静态内部类,这个类是一个抽象类,它继承自android.os.Binder并且实现了IMyAildInterface接口。这个类中包含了一个onTransact方法。
- Binder客户端实现封装:Stub内部又包含了一个名称为Proxy的静态内部类,Proxy类同样实现了IMyAildInterface接口,内部通过持有android.os.IBinder类型的mRemote远程服务代理对象,调用其transact方法实现Binder访问。
从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出,AIDL是典型的代理设计模式的思想体现,本质上是对Java层Binder逻辑在编译时自动简化封装,省去应用开发者去写公共且繁琐的实现代理模式相关代码。
总结
至此,我们基本上从下到上完整的分析了整个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全貌,这可以说是Android系统中最复杂的模块之一了,也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石。建议每一位有志于成为Android开发专家的读者都有必要好好研读一下本章节的全部内容。最后借用一张业界大佬绘制的Binder IPC机制整体数据传输架构图来结束本章节的全部内容。